酒店声学设计
酒店作为出差旅行较为主要的居住逗留场所,必须具有安静舒适的环境,那么在声学设计上就要严把质量关,下面介绍下酒店声学设计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环境噪声标准
对酒店类建筑物的声环境,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对各类建筑声学重新规定了标准限值,详见下表:
表 室内允许噪声级
房间名称 | 允许噪声级(A声级,dB) | |||||
特级 | 一级 | 二级 |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
客房 | ≤35 | ≤30 | ≤40 | ≤35 | ≤45 | ≤40 |
办公室、会议室 | ≤40 | ≤45 | ≤45 | |||
多用途厅 | ≤40 | ≤45 | ≤50 | |||
餐厅、宴会厅 | ≤45 | ≤50 | ≤55 |
注:标准限值为开窗条件下的标准值,稳态声级LA/分贝。
二、客房声环境
客房内的噪声来源有:
(1)通过外墙外窗传入客房的城市噪声;
(2)通过内隔墙传入的来自相邻客房的噪声;
(3)由楼板传来的撞击声;
(4)通过客房门传入的走廊嘈杂声;
(5)卫生间、管道 传入的邻近客房内的噪声;
(6)通风系统传入的风机噪声。为防止这些来自不同部位的噪声干扰,必须对这些部位有相应的控制措施:
1、 窗的隔声能力较低,且需经常 开启,对外界噪声首先要从控制城市噪声和酒店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入手,酒店应尽可能远离繁忙的交通干道。当外界噪声的影 响难以满足客房内允许噪声级的要求时,应着眼于提高外墙窗户的隔声能力,所以隔音窗就必须安装使用。对隔声要求较高的酒店,应采用双层玻璃窗,设计良好的双层玻璃窗,隔声量可有 25-30分贝。窗的隔声能力除玻璃厚度因素外,窗的密封更为重要,其影响约为4~10分贝。此外,双层窗间的距离,窗的边框内有无吸声材料均影响其隔声 能力。如果选用不同厚度的玻璃组合,将有助于减弱低频共振和中高频的吻合效应。
2、客房间隔墙。客房内电视机、收音机发出的声音以及高高的谈话声等 生活噪声,它直接影响相邻房间的安静程度。隔声不良的间隔墙更是如此,旅客常因相邻房间的高声谈话或电视播音而影响思考问题、休息和睡眠。因此,如何合理、经济地确定客房间隔墙的隔声量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通常,客房间隔墙的隔声量是客房内的生活噪声级和客房内的允许噪声级的差值再加4-5分贝。(考虑到隔声构件实验室测定值与现场条件下的实际隔声量的差异而增加的权值)。除客房内允许噪声级的标准限值外,下面来自文献的表格亦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选定隔声量。
隔声量与主观感觉的关系 | ||
客观量平均隔声量(分贝) | 传入声音的可闻度(背景噪声为30分贝) | 主观感觉效果 |
30分贝以下 | 隔壁正常谈话声可以听的很清楚,且易了解谈话内容 | 很差 |
30~35分贝 | 大声谈话可以听的相当清楚,正常谈话能听到,但不易懂 | 较差 |
35~40分贝 | 大声谈话可以听的到,但不大清楚,正常谈话听到时也很弱 | 一般 |
40~45分贝 | 大声谈话能约听到,不能了解全意,正常谈话听不到 | 较好 |
45~50分贝 | 大声谈话听不到,大声喊叫、无线电开之较大的声音只能约略听到 | 良好 |
50~55分贝 | 大声叫喊听不到,无线电开之较大的声音听不到 | 优良 |
通常宾馆客房间隔墙的隔声量应大于50分贝,标准稍低的客房,应为40~50分贝。
砖混建筑中砖墙的隔声量在50分贝以上;半砖墙为47分贝;140~18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为47~48分贝;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中空75毫米厚的隔声量为50~51分贝。
3、楼板的隔声。主要是隔绝撞击声,如脚步声、家具拖动声。楼板的撞击声级应控制在60分贝以下。现有的常用楼板,其撞击声级约在70-75分贝,95毫米的空心楼板,其撞击声级达到85分贝,达不到小于60分贝的要求。
解决办法有:
(1)面层处理,如铺6-10毫米厚的羊毛或尼龙地毯,可减弱撞击声级20-25分贝。
(2)在楼板与地面饰面层之间增加一层弹性隔声垫层,如选用16毫米厚的隔声毡,约可减弱撞击声36分贝。
(3)在楼板下加设天花板,可减10分贝左右。
4、客房门的隔声。门也是客房隔声的薄弱环节,普通双层夹板门的隔声量仅约20分贝,不能满足客房隔声的要求。影响门隔声量的主要因素是:
(1) 门内结构不合理。装修工人制作的普通木门,做法是将大芯板锯成5cm宽,用码钉钉成门边、码头,中间钉上三至四条4cm宽的大芯板做内撑,用白乳胶在框架 两面各粘一层饰面板,用1cm厚的木线钉在门四边,这样一是使门内形成大面积空腔,二是饰面板厚度仅为2.3mm左右,门的面密度仅为20kg/m2,非 常薄且轻,所以大量降低了隔音量。
(2)门套与门硬连接,门四边大量缝隙不能隔音,且关门瞬时噪音可高达80分贝左右。解决措施,需用隔声门并将门套与门改为软性连接。
5、卫生间、管道间的隔声。为防止噪声从卫生间和管道间的隔墙传入客房,管道穿过墙的空隙(暖气和冷热水管)应填堵,并以砂浆抹严;为防走廊噪声通过管道间的门传入客房,管道间也应设隔声门。
三、大空间场所的室内声环境
酒店大空间的公共场所如大堂、宴会厅、餐厅、报告厅、健身房、游泳池等。这些场所由于大量采用大理石、金属板材、大玻璃等坚硬光滑材料,虽达到富丽堂皇的装 修效果,但无意中破坏了室内的声环境,这些场所往往人声嘈杂,听闻不清,影响人际交往,降低了使用功能。其原因是:一是声源在 厅堂内发声时,人在距声 源一定距离 处听到的有来自声源的直达声,还有来自顶棚、墙面、地面等坚硬光滑材料的多次反射声,直达声和反射声的叠加增加了室内的嘈杂程度,使噪声级 (分贝)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声源发出的是非连续性的噪声,当声源停止发声时,室内仍能听到声音在室内界面多次反射和散射而逐渐衰减的声音即混响声,厅堂 体积越大,混响声越明显,混响声延续的时间即通常称为混响时间(以秒表示)也越长,过程的混响时间降低厅堂内的语言清晰度,影响听闻条件。不止于此,因人 声嘈杂、听闻不清,人们只好再次提高说话的嗓门,又使嘈杂声进一步加剧,进入恶性循环。为改变这一现象,应当请专业的声学工程公司解决,可以通过声学计算,按照降噪量或混响时间的要求(如语言清晰度的要求),确定声学环境的材料用途要求。
四、机房设备噪声
客房空调系统一般由新风、排风和室内循环用的盘管风机所组成,集中系统的风机功率和压头较大,管道内需作消声处理,在出风口处设置消声器,对于排风系统也应 有消声装置以减弱排风口的噪声。风机和空调设备,如水泵、冷冻机、加压泵等。应有设备的基础隔振措施;对管道也应作减震处理,如风机出风口与管道的连接选 用帆布软接口,水泵和冷冻机的管道减震可选用橡胶软管及不锈钢软管。(有针对性频率减震的材料)
五、开发新材料、新构件
综上所述,当前需要大力开发能满足酒店声环境要求的新型装修吸音材料和构件,包括:各类能满足装饰要求、装饰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吸声板;客房用的隔声门以及碰撞声小的门;开发空气隔声量 为45-50分贝的轻质墙板;开发有助于减弱楼板撞击声的面层、垫层材料;开发减弱通风系统噪声的消声器和设备的隔振材料等等。
13708322809.b2b168.com/m/